觀息-呼吸瑜伽
「呼吸」是意識轉變最重要的門戶
守住呼吸,把呼吸當作靜坐的客體 (object of meditation),
也就是注意力守住的對象,自己輕鬆觀察到呼吸。
你我自然會發現自己(主體)和呼吸(客體)也就很容易合一。
合一了,頭腦裡的樣樣畫面、念頭也就減少,甚至消失。
呼吸,就是有那麼大的淨化的作用。
「沒有呼吸,沒有生命
呼吸,也可以成為解脫的工具
結合呼吸和觀想,結合多重感官
將呼吸,蘊化出一個開闊的天地
融化在大大的寧靜,我們自然與生命合一」
──楊定一
人體的放鬆反應,是很容易透過呼吸的靜坐而達到的。
身為科學家、醫師,又是一名靜坐者的角度來看,
古人對於呼吸法門的強調,我只能讚嘆,
《呼吸瑜伽》先將每一個主要的呼吸法門,做單獨而深入的練習。
從呼吸的淨化,一步步帶到更深的層面,
從「有」到「在」、到「空」或「一體」。
《呼吸瑜伽》曲目
建議第一次可以按照「數息」、「觀息」、「隨息」順序,分別做單獨而深入的練習,再進入到「從數息到參」。
- 前言-呼吸瑜伽 (1/6) 06:06-試聽
- 姿勢-呼吸瑜伽 (2/6) 04:31-試聽
- 數息-呼吸瑜伽 (3/6) 20:06
- 觀息-呼吸瑜伽 (4/6) 13:05
- 隨息-呼吸瑜伽 (5/6) 14:35
- 從數息到參 -呼吸瑜伽 (6/6) 66:01
- 《呼吸瑜伽》導聆手冊 PDF檔下載
楊定一博士 引言
我們現在生活的步調太快,光是透過呼吸淨化還不夠。所以,我在這套《呼吸瑜伽》 想把呼吸當作一個意識徹底轉變的工具。
不要小看這些簡單的方法,我會帶著大家,透過聲音的導引,集中在呼吸,帶著大家進入一種體驗、一種淨化。
從數息、觀息、到隨息,讓念頭慢慢消失、挪開。接下來,徹底體會前面《真實瑜伽》中所談的「臣服」瑜伽和「參」 的瑜伽。
我相信,假如你把全部念頭挪開,把心胸打開,會很投入,而且會很享受。這個練習可能帶你到一個比較深的層面,是你過去從未體會過的。
至於到哪一個層面、到底多深,我們都不用管它。這本身還是念頭,還是二元對立的作用。我們最多也只是不管它,最多輕輕鬆鬆,用心來接受,用心來做。
( 本文引自《呼吸瑜伽》導聆手冊,建議在練習之前先下載閱讀。)
我在這套《呼吸瑜伽》要從呼吸的淨化,一步步帶到更深的層面, 也就是意識的轉變─ 從「有」到「在」、「空」或一體。 所以,有必要先將每一個主要的呼吸法門,做一個單獨而深入的練習。
有了這個熟練度,不光是可以隨時練習,而且可以建立一 個基礎,幫助你我更能體會後頭綜合的練習。
需要採用怎樣的姿勢?
調整自己的姿勢。
坐地板也可以,雙盤、單盤、散盤都可以。記得用毛巾把膝蓋和腿蓋起來,也可以把臀部墊起來,配合脊椎自然的彎度,以免脊椎承受太大壓力而受傷。
也可以輕輕鬆鬆坐在椅子上,讓臀部自然頂住椅子的最後面,感覺就像臀部有一點翹起來。身體擺直,下巴略略降下來 45 度。眼睛可以閉起來,手輕輕鬆鬆擺著,要擺手印也可以,擺到膝蓋也可以,輕輕握起來也可以。
如果可以的話,最好舌抵上顎(也就是我在《靜坐》提到 的「逆舌身印」)。這是人體的一個奧秘,只要將舌頭輕輕地頂在口腔上方,不需要用力捲起來,只要輕輕地向上頂著,全身自然放鬆,呼吸自然就會慢下來,自然活化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放鬆反應。
我們輕輕鬆鬆坐著,如果是坐在椅子上,就讓兩腳輕鬆而穩定地落地,手輕輕握著,或是輕鬆地擺在膝蓋上,也就可以進行這些練習。
此外,要提醒你的是,開車或者操作任何設備時,就專心開車或操作,等找到一個適合的場所與空檔再做這些練習。
有許多朋友,聽這些音頻時,體內的疲倦自然會釋放出來, 甚至很容易睡著。無論什麼變化,都不需要分析,也不用在意,只要當作一個好的現象來看。
很有意思的是,如果合適的話,睡前讓這個音頻重複播放, 你可能會發現一個奇妙的現象─ 早上醒來的時候,會感覺很輕鬆,很清醒,很舒暢。
雖然在意識的層面,睡著了,應該沒有聽到內容。但是, 在心靈的層面,其實我們是聽到了。只是無論如何,都不用去管它。如果對你有這個效果,也就把它當作一個幫助入睡的方法,可以不斷的重複。
觀息
觀息,最多也只是輕鬆地看著呼吸。練習時,可以站在不同的觀點來觀察呼吸。有些人注意鼻腔的最深處(約莫鼻樑山根內的位置),有些人選鼻孔,也可以把注意力擺到腹部,或肚臍下方三寸左右的「丹田」。女士如果習慣守腹部或丹田,在生理期間,可以把注意力略往上提,守在橫隔膜。
透過這個點,看著呼吸,一進一出,清清楚楚地知道,而不去干涉它。
最多是可以試著在吐氣結束,尚未吸氣的空檔,稍微多專注一點,自然達到佛陀所說的「安般守意」(ānapānasati; ānapāna- 是吸氣吐氣,也就是呼吸,-sati 也就是注意、觀察的意思),自然地將注意力放到一呼一吸之間的空檔。
想像不到的是,把注意力擺到吐氣和吸氣之間的停止,自然讓念頭比較容易止,而讓我們體會到寧靜、空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