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價:$
150
特惠價:$ 108
4 《真實瑜伽》專輯導聆
7 追求不來的真實
9. 真實瑜伽,也只是與真實合一
15 真實瑜伽:「臣服」與「參」
19 從臣服到參,從參到臣服
20 「我-在」:對上主、對真實的靜坐
24 拿真實,當作練習
28 專輯簡介
30 醒覺,對你有多重要?
這個作品,是我在最寧靜的狀態,從心裡流出來的一些話,想和你做最直接的分享。
《真實瑜伽》主要的目的是想配合「全部生命系列」的書籍,透過口語的表達,來轉達這一系列作品所引介的兩個主要修行方法:「臣服」與「參」。
我會用瑜伽來稱這方面的分享或功課,主要是來借用「瑜伽」或yoga在梵文最原始的意思,也就是合一──身心的合一。
同時,也借用這個機會,想帶出來一種超越瑜伽的瑜伽,也就是 beyond-yoga 的觀念。
我們一般聽到瑜伽,會聯想到練習──身心的練習。對一般人,主要是身體的練習,順便達到心的放鬆和舒暢。
然而,我透過《真實瑜伽》這個作品,卻是要大膽地提出以下的觀念:
透過這個肉體,再怎麼練習,我們永遠得不到生命最終的答案,也不可能透過它而可以解脫。
進一步說,我敢這麼說,透過「動」、「做」,絕對找不到「在」、「不動」、「一體」或「真實」。
這一點,既是最簡單,也可能是我們最難懂的。
我們頭腦的架構,本身就是透過「動」所組合的。不光是「動」,而且還是二元對立的「動」。
也就是說,我們的「生存」只是依賴不斷地比較、不斷地分別所活出來的。
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,完全是站在一個比較或二元對立的架構。
而這種架構,最多只是把整體或一體做一個劃分或切割,把無限大縮小成一個局限的角落。
接下來,再透過頭腦帶來的比較工具(五官)來捕捉。
所以,透過頭腦或我們所認為的認知,不可能找到真實,也不可能活出一體。
真實瑜伽,自然帶我們到生命一個不確定、未知跟不可知的交會點。
我們會突然發現過去的所有知識、對生命的確定感,都還只是束縛,讓我們把自己制約在某一個追求、某一個要求、某一種肯定、某一個理念裡。
這不是週遭來限制我們,而是我們自己限制自己,讓我們一生從來沒有自由過。
確定,本身就是因-果的組合,透過我們投射一個因,再投射一個果,才認為人生需要種種的確定,讓我們安心。
也就這樣子,我們自然會追求一個好的學習、進修、工作、收入、對象、家庭、人生──而這些確定的項目,都離不開物質或念相。
同時,再多的知識,只是帶給我們一層層的束縛,讓我們陷入一個幻覺,愈落愈深。
把確定和知識挪開,一個人可以不需要任何規劃,或頭腦的運作,甚至不需要靠任何知識。
這本身,就是自由,也就是智慧。是真實瑜伽的出發點,也就是它的方法、過程和結果。
懂了這一點,也就是在做真實瑜伽。
儘管我在國外長大,中文並不標準,但是我還是希望透過這套CD,為你我帶來古人流傳至今的兩個最精華的方法,讓我們一起體會到真實。
你會發現,《真實瑜伽》所涉及的深度,和之前的《光之瑜伽》不太一樣。
《光之瑜伽》所介紹的,只是一系列靜坐的方法,希望帶你我進入寧靜,幫助我們消失念頭,把注意力集中。
但是,對意識的徹底轉變、醒覺是遠遠不夠的。
因為我們現代人太複雜,隨時都處於一個動態。
不光「動」,而且極端地快,從早到晚沒有不動過。
透過現代資訊轉達的方式,我們隨時都產生、採用多重的觀念,這些觀念就像念頭從來沒有停過。
所以,光採用單一的練習,無論多有效率,是不夠的。
所以,我才要在《真實瑜伽》分享一個任何時間、任何地點,無論多忙碌都可以採用的方式。
我們照常處理事情、生活,同時又可以體會到自己更大的層面,也就是一體。
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,這裡所帶出來的方法,其實不是靜坐。
靜坐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點或某一個層面,也就是還有一個靜坐的客體(對象)好談。
而這裡帶出來的方法,則是打破靜坐的觀念。
我希望我們從人生的任何角落,無論是在忙碌,或在發呆,都可以一步步走回真實。
假如還要談一個注意力集中的對象,最多只能說這個對象就是真實、本性或一體。
是透過「臣服」與「參」,讓一體、真實、本性隨時從腦海裡浮出來。
想不到的是,這比任何人想的都簡單。甚至簡單到一個地步,你可能不會相信或不會重視。